科研人の初体验(二)
我刚看文章的时候,因为底子薄。就和夏洛特烦恼的大爷一样,“什么冬梅” “马什么梅” …… 往往是看了下一句就忘了上一句。英文更别提了,生词先不说,就算每个单词都认识,串联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。
我记得高中英语有这样一种题型,给你一段文章,让你寻找可以替换的单词。不认识单词其实没问题,阅读完整篇文章后,再思考一下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。
阅读英文文献也差不多,整明白了标题和摘要就大概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了。对了,别忘了关键词!关键词除了能帮你快速定位这篇文献是否是你需要的文献,也能帮你建立你自己的文献库索引!
大部分的论文行文思路一般是:引言,材料方法,结果与分析和结论。
然后再确定这篇文章是否需要精读,如果需要精读就办它!
初级精读
创建思维导图(这里推荐使用draw.io 用过的都说好)。按照文章的行文顺序,解决以下几个问题:
1 | 1.作者要解决什么问题,即问题的背景 |
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全文,然后完善思维导图,这就是初级精读的方法啦。
随后只要看思维导图就能回想到这篇文章的内容啦!
深度精读
深度精读,除了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掌握,也要学习这篇文献是如何写的。对用词、句子结构深入学习。
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